很显然,被这么一通折腾之后,原本就已是体虚病弱的患者,十有八就真的要被神明召唤上天堂了。
讲完了古埃及貌似很科学很先进,但实际上却不够靠谱的医学,接下来再谈一谈古埃及的商业。
早在古埃及明诞生的初期,就已经有了相当繁荣的国内和国际贸易。当时,埃及对外出口大量的谷物、啤酒、亚麻、雪花石膏,还有埃及特产的纸草。而进口货物则主要是本国缺乏的木材和金属。在埃及的首都和边境城市,尤其是尼罗河的上游和出海口,都形成了一系列很兴盛的贸易市场。
但需要指出的是,古埃及始终没有发明出自己的金属铸币,直到古埃及明结束的前夕,才有希腊商人把钱币带到了埃及。而最早的金银铸币发明地,则是在《天是红河岸》女主角夕梨穿越的赫梯帝国旧地,一个名叫吕底亚的国度——但时间却是在赫梯灭亡的几百年之后了。
因此,在古埃及想要上街买东西,只能以货易货,或者用贝壳、金银块当做一般等价物。但贝壳的“面值”太小,很多人拒收,金银又不是真的货币,没法直接换东西,每一次交易都要对金银进行仔细称重,还要有一双能够分辨出金银成色的火眼金睛——用金箔包裹着铅块做出来的假金,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。
此外,古埃及人还曾用过其它许多形形色色的流通介物,例如各种珍稀的石头,但换算方面的麻烦却是一直没有得到改善,也没有什么规定的官方兑换率。
这样一来,在古埃及做生意就会让人很头疼,算账也不知道该怎么算,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。因为各种物资之间的兑换比率一直在波动,可是却没有一种明确的货币来衡量……
当然,按照穿越的一般套路,这种情况下应该可以用粮食价格作为基准。而古埃及人也确实是这么做的——他们规定了一个名叫“萨提”的单位,指代一定数额的谷物,然后把市场上的商品价格都用“萨提”来换算。比如说,根据一张保存下来的账单,当时的一张床大约价值4个“萨提”。
但问题是,粮价在古代世界偏偏是波动幅度非常大的,荒年和丰年的粮食价格甚至可以相差几十倍。即使是同一年的不同季节里,粮价往往也能波动上几倍。而商船和骆驼商队在路上往往要走几个月到一两年……于是,当埃及商人做完生意回到家里之后,仍然算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。
直到古埃及明最后阶段的新王国时代,埃及政府才开始发行一种规定了重量和成色的白银圆环,作为法定的一般等价物。8个这样的白银圆环,可以买到一头牛或者换到一个男**隶四天的服役(由此可见当时埃及的奴隶身价很贵,一个奴隶都能换一群牛了)。但是再接下来,没有等到古埃及人独自摸索出真正的货币,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就已经率先发明出了金银钱币,并且被希腊和腓尼基的商人带进了埃及。
<cener>
<font color=red>阁</font>已启用最新域名:<font color=red>ge001</font> ,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